1.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内国土空间按层级分为。
A.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
B.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
C.优化开发地区和重点开发地区
D.农商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陆地国土空间面积的比率维持在以上,河流、湖泊、湿地面积有所增加。
A.23%
B.40%
C.60%
D.80%
3.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流域农商品主产区,要建设产业带。
A.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大豆和畜商品
B.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商品和水商品
C.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
D.优质水稻、专用玉米、大豆和畜商品
4.国内东部区域要紧的经济增长极的是,其功能定位为新亚欧国内桥东方桥头堡。
A.东陇海区域
B.江淮区域
C.海峡西岸经济区
D.中原经济区
5.《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的开发总体原则是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制,尽量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损害生态系统的。
A.稳定性和多样性
B.系统性和多样性
C.系统性和完整性
D.稳定性和完整性
6.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进步方向种类中,实行禁牧休牧,推行舍饲圈养,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是。
A.防风固沙型
B.水源涵养型
C.水土丰富型
D.生物多样性维护型
7.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的区域不包含。
A.西南区域
B.西北区域
C.中部区域
D.东南区域
8.重点用于加大国家重点开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国家重点开发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种类是。
A.基础设施投资
B.生态环境保护投资
C.农业投资
D.民间投资
9.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和地区要重视扶持地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进步,改变城乡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促进不同民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
A.限制开发
B.禁止开发
C.重点开发
D.全力开发
10.西部大开发策略的重点进步地区中,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目的不包含。
A.综合经济实力达成新跨越
B.革新能力有新提高
C.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D.城市化水平有新提升
1.D 2.B 3.B 4.A 5.D
6.A 7.D 8.A 9.C 10.D11.《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进步规划》提出,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地区运输通道组成,其中是“五纵”通道的是。
A.京沪运输大通道
B.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
C.陆桥运输大通道
D.沿江运输大通道
12.《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进步规划》提出,京沪运输大通道,承担国际海上运输中转功能的是。
A.北京国际航运中心
B.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C.广州国际航运中心
D.天津国际航运中心
13.《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进步规划》提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互联网的合理布局、顺畅衔接和高效运行具备有哪些用途和影响。
A.根本性
B.基本性
C.权威性
D.全局性
1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步策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25年,策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进步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左右。
A.5%
B.8%
C.15%
D.21%
15.《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步策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培育和进步策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是。
A.积极培育市场
B.增强自主革新能力
C.深化国际合作
D.加强投筹资政策支持力度
16.《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步策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需要鼓励国内企业和参与国际标准的拟定。
A.科研机构
B.研发机构
C.境外企业
D.境外研发机构
17.依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可再生资源进步专项资金的用法方法中,贷款贴息方法的贴息资金依据实质到位银行贷款、合同约定利息率与实质支付利息数额确定,贴息年限为年。
A.1~3
B.1~2
C.2~3
D.1~4
18.依据《可再生能源法》,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热力和燃气的价格,根据的原则确定。
A.有益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借助和经济合理
B.有益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合理
C.有益于促进资源开发借助和经济结构合理
D.有益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合理
11.A 12.B 13.D 14.B 15.B
16.B 17.A 18.A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进步方法的策略举措。
A.严格水资源管理
B.依法治水
C.科学治水
D.进步民生水利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全方位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手段不包含。
A.继续推行大江大河治理
B.加强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C.搞好水土维持和水生态保护
D.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进步改革的决定》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借助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亿m3以内。
A.5600
B.6500
C.6700
D.7100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要推行国家水土维持重点工程,并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手段不包含。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积极推进地区调水工程建设
C.淤地坝建设
D.坡耕地整治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在解决缺水问题时,应坚持蓄引堤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堤水和连通工程。
A.乡域
B.镇域
C.县域
D.市域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范围是。
A.水利
B.交通
C.农业
D.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时,应积极稳妥推进水利项目进行市场筹资。
A.集约性
B.经营性
C.公益性
D.产业性
26.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关于打造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人河湖排污总量
B.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要紧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手段
C.打造水生态补偿机制
D.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区域,禁止审批新增取水和人河排污口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进步的决定》提出,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
加价规范,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
A.阶梯式
B.定额
C.超额累进
D.税价联动
28.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进步规划》,从综合交通网的运行机制看,达成了主辅业离别的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运运输
D.民航运输
1.A 2.B 3.C 4.B 5.C
6.A 7.B 8.D 9.C 10.A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是以提供主体商品的种类为基准划分的。
A.城市化区域
B.农商品主产区
C.重点生态功能区
D.优化开发区
E.重点开发区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禁止开发地区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地区,与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地区包含。
A.自然保护区
B.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C.风景名胜区
D.川滇森林
E.国家地质公园
3.《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国家优化开发地区的功能定位是。
A.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要紧地区
B.带动全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龙头
C.全国第一的革新地区
D.全国要紧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E.国内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
4.《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目的是。
A.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环境水平改变
B.形成线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
C.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D.人口总量降低,人口水平提升
E.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变
5.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限制开发地区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要通过等方法,促进产业跨地区转移或关闭。
A.设施折旧补贴
B.设施贷款担保
C.迁移补贴
D.土地置换
E.设施贷款
6.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推行西部大开发策略、加快中西部区域进步,关系,是达成第三步策略目的的重大举措。”
A.经济进步
B.民族团结
C.环境改变
D.区域协调进步
E.达成一同富裕
7.北部湾经济区进步的策略重点是,着力推进改革,革新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
A.优化国土开发,形成开放合作的空间优势
B.加大社会体制管理,打造开放合作的和谐环境
C.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
D.健全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
E.提高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
8.国家把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和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进步混合所有制经济。
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进步公有制经济
D.进步非公有制经济
E.健全市场体系
9.《成渝经济区规划》推行要以科学进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进步方法为主线,,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达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进步同步提升,经济进步更多依赖科技革新驱动,在带动西部区域进步和促进全国地区协调进步中发挥更要紧有哪些用途。
A.着力推进经济一体化进步
B.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
C.着力提高进步保障能力
D.着力进步内陆开放型经济
E.着力保障和改变民生
10.依据《促进中部区域崛起规划》,关于金融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根据政策规定到中部区域设立机构
B.引导各商业银行扩大在中部区域的自主贷款规模,增加革新型企业授信额度
C.积极支持拥有条件的县市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信用合作
D.支持中部区域培育期权投资机构
E.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重大重点技术和设施引进给予信贷支持
11.《东北区域振兴规划》提出,要大力进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应落实筹资、财税及市场准人等方面的政策,应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等范围。
A.基础设施
B.金融服务
C.公用事业
D.社会事业
E.策略资源开发
12.东北区域振兴的主要政策是。
A.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B.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方位提高自主革新能力
C.加快进步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D.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方位振兴创造条件
E.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可持续进步
1.ABC 2.ABCE 3.ABDE 4.ACDE. 5.ABCD
6.ABDE 7.ACDE 8.AB 9.BCDE 10.ABCE
11.ABCD 12.BCD